來源:北京晚報 發(fā)布時間:2021-11-15 9:19
張麗
隨著雙11的落幕,很多人都將先后進入收快遞、拆紙箱的節(jié)奏。據中新社報道,近來有些快遞單上出現了廣告,比如標注“你有1箱方便面待抽取”,收件人信以為真,掃二維碼后發(fā)現根本就抽不到;有些廣告標注“贏iPhone”等字眼,以重獎來吸引用戶掃碼,但點擊后,往往出現的是“抽獎大轉盤”、“砸金蛋”、“抽紅包”等,用戶最后能中的,基本是借貸、理財等所謂獎品。
原來貼在樓道里、電線桿上的小廣告,一直為人詬病,近年來經過專項治理有所收斂。如今,似乎快遞單成了小廣告的“新大陸”,而且隨著二維碼技術的發(fā)展,所占面積也小了很多。特別是人們的潛意識里,默認了快遞單上本來就應該有各種條碼,警惕性不強,看到了就隨手“掃一掃”。當然經過宣傳,絕大多數人都不會上那些“理財”、“借貸”的當,但一百個人里只要有一個中招,不法分子就賺到了。畢竟每天的快遞量龐大如洪流,快遞單上印刷廣告的成本又很低。
快遞單能作為廣告載體嗎?需要有相應的法律法規(guī)予以明確。據報道,有的二維碼小廣告直接印在快遞單上,有的是貼在快遞包裝箱上面。到底是誰印上去的,或是在哪個環(huán)節(jié)貼上去的?無論責任人是商家還是快遞公司,都暴露了商業(yè)道德有虧。這種抽獎小廣告的本質是什么,相信誰都清楚;叫得響的幾家大快遞公司也都深耕行業(yè)多年,還要掙這份不體面的錢,不臉紅嗎?
至于收件人,也要提高警惕,首先對不明來歷的二維碼不要亂掃,其次更不要對這種天上掉下來的抽獎抱有什么期待。無論方便面還是蘋果手機,都不是你的。不法分子看上的就是人性中那一閃而過的貪念,用蠅頭小利或者虛空樓閣作餌,所以千萬不要成為上鉤的那條魚。
作為監(jiān)管部門,郵政和市場監(jiān)督機構也應出手,規(guī)范快遞單信息的內容,打擊這種二維碼小廣告,別讓它們成為流動的、可入戶的新型“城市牛皮癬”。